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履职风采 > 详细

新乡市人大代表李喜亮:在绿色田野中展现人大代表风采

发布时间:2025-08-20

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的玉米大田上空,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这段时间,天气高温干旱,没有下过透雨,玉米容易生病虫害,现在已喷洒600亩地,计划两天喷完,将彻底防治病害。”李喜亮边给无人机兑药边介绍。李喜亮是获嘉县种粮大户、新乡市人大代表,2014年4月,他领办创办的好收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210户,流转周边农户土地1200余亩,主要从事优质小麦、玉米、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向社员提供农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市级农民合作示范社、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第二批百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基地。全国大豆新品种、全国水肥一体示范、全国智慧施肥、全省转基因玉米高产示范及病虫草害防治等重要现场观摩在该基地进行。

图片

他带头科学种田,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他引进滴灌、微喷与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实现节水与水肥一体化灌溉,省人工更省水肥。“我们都是滴灌、微喷,每亩一季省水50方,水、肥、气、热更协调。”李喜亮说,水肥一体化的运用,一亩地可节肥20%到30%左右,节省四、五十元。“去年那场烂场雨,很多普通地块减产严重,我这地里排涝顺畅,损失很小。”他利用获嘉县“智慧农业”软件,配备高标准病虫害监测系统、病菌孢子捕捉仪、虫情测报灯等设备,为周边10万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提供监测数据服务。并连接着高标准农田数智中心,实时掌握墒情、虫情、苗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科学性。从人工浇地到水肥一体机灌溉,从人工打药到无人机统防统治,规模化种植与新技术的应用,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有效保障了粮食稳产增产。“省水、省肥、省时、省工,一季下来,一亩地可省100多元。高标准农田亩均增产150斤,又多赚200多元。”李喜亮算着精细账。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新型农机得以“大展身手”。“以前播种一亩地至少需要30斤种子,现在只用20多斤,节省三十元。先进的播种机下种均匀,深浅一致。苗齐苗壮,高产有保障。”李喜亮如是说。

图片

他倾心种子安全,倾注心血选种育种。李喜亮十分关注粮食安全问题,深刻理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想要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关键在于种子安全,繁育良种是李喜亮“牵肠挂肚”的大事。今年秋季种植玉米1200亩,分别为转基因玉米登海605D、登海710D以及非转基因金赛608等品种。他与河南师范大学以及省农科院合作大豆、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以及智慧施肥等,协助省农科院智慧施肥示范和展示,与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所合作节水灌溉技术。李喜亮买断了省农科院、河南农大、洛阳农科院等院校的郑豆365大豆品种、非转基因金赛608玉米品种及郑麦824、洛麦40、洛麦50小麦品种等知识产权。通过种植种子,每公斤至少增收0.2元,合作社不仅自身增收,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图片

他履行代表职责,深入群众建言代言。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向农户讲解、传授粮食种植和合作社运营经验,及时向农户转发农业信息,帮助农户科学种植、高效管理。他在农业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他把农业生产群众心中最关注的问题,汇集整理,提出了许多建议,“关于采取综合措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关于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等建议,得到市农业农村局的高度重视,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的所期所盼。“最大的舞台在农村,最美的风景在田间。”李喜亮满脸的坚毅,他对土地的感情是真挚的。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促农增收、助推农业绿色发展。如今,李喜亮坚守在田间地头致力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用实际行动,彰显一名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主办单位:获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址:获嘉县花园路2号 邮编:453800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豫ICP备20008836号-1
豫公网安备41072402000189号